编辑说明 本书所影印档案来源于国家图书馆从海外征集的二战时期西南太平 洋战区日本战俘讯问档案的缩微平片。这批资料包括近2000份讯问报 告,有效文件共计1.4万余页。 这些报告遵循相对固定的结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战俘的 个人信息和军事履历;2.战俘所在部队及战俘熟知的其他部队的组建历 史、组织架构、兵力分布、武器装备、物资补给、疾患医疗、军官名单等;3.日 军部队的部署与调动情况以及战俘所参与或熟知的军事任务;4.各型武器 装备的技术细节(报告结尾处附图示);5.日占区的地形交通、防御工事、基 础设施、军工企业、培训学校等;6.日占区的盟军战俘情况;7.盟军的海空 袭击对日军造成的损失;8.日军的士气及盟军的战事宣传对日军的影响; 9.审讯人员对战俘陈述可信程度的判断及是否再审的建议。 本书将这些档案按照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讯问机构分为15类,分别是:1.审讯报告;2.审讯现场报告;3.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澳 大利亚陆军第1军先遣组审讯报告;4.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美国陆军第6军先遣组审讯报告;5.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美 国陆军第8军先遣组审讯报告;6.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澳大 利亚第1军团先遣组审讯报告;7.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第1 军团先遣组审讯报告;8.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第10军团先遣组审讯报告;9.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第11军团先遣组审讯报告;10.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第14军团先遣组审讯报告;11.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第24军团先遣组审讯报告;12. 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先遣组审讯报告;13.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翻译处澳大利亚部队先遣组审讯报告;14.有限分发审讯报告; 15.情报咨询与回复报告。 每类审讯报告按既有报告的原有编号顺序排序,目录中标记报告的类 型或发生机构、报告编号和档案时间。关于本书,还有如下几点需要说明: 1.原资料存在某些编号的报告整体或个别页面缺失的现象,因此,每类报 告的编号并不完全从第1号开始,而且也不完全连续,并可能存在缺页现 象,此乃原件存在的问题;2.档案时间以报告首页中标注的时间为准,但个 别报告时间缺失或年、月、日不完整;3.某些报告内含有补充报告或多份子 报告,每一部分的时间不同,对于此类报告,我们在目录中标注出其所包含 的各报告的最早和最晚时间;4.原始档案存在页面字迹模糊、字迹被遮挡等情况,虽经过修图和调整,仍有一些页面影印效果欠佳,不足之处恳请读 者谅解;5.本书所影印档案中出现的某些人名、地名使用的是旧称谓,表述 有欠妥之处,此乃档案原件存在的问题,不代表编者及出版者立场。另外,我们后期会编辑出版与本书配套的《二战时期西南太平洋战区日本战俘讯 问档案汇编提要》,以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本资料汇编。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亦是国 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日本战犯审判文献征集、整理与 数据库建设” ( 16KZD012)成果。我们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专题 文献提供有力的补充,能够推动二战史研究,对学界有所裨益。 编者 2021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