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吴 洪
孝翁送入乡贤祠崇祀喜感交集谨赋小诗以志之 001
次同会陈玉汝以诗邀饮韵 001
和陈玉汝兄湖上寻梅之作 001
挽承事郎感梅顾公 001
题全孝翁寻亲图 002
客中和史明古 002
朝中措·题五同会图 002
前调·寿王济之 002
早梅芳 002
定风波·寄史明古 002
临江仙·虎丘同济之作 003
减字木兰花 003
沁园春 003
风入松 003
吴 山
清平乐·滕王阁 004
一剪梅·出巡驻赣州 004
吴 岩
题夏仲昭墨竹 005
吴邦桢
虞美人 006
吴承焘
逃名 007
吴晋锡
采莲曲 008
吴 溢
送苕水沈雪樵游虞山即柬陈确庵同年 009
吴 昜
从军行绝句 010
观莳 010
辛巳秋七月观漕船临发纪异 011
从军行五首 011
阅九边图 012
感秋三首 014
秋胡行 014
六公咏 015
忧旱 017
渔父词 017
登金山大江作歌 017
胡无人 018
少年行二首 018
掷简歌 019
紫骝马 019
关山月 019
东湖杂诗二十首 019
伤流人 021
即事 021
留都谒功臣庙 021
兵部尚书庐公哀诗 022
松梅合干诗拟应制四首 022
伤春八首 023
七夕白下有怀 024
秋夜雨霁同友人读虬髯传志感 024
次涿州见勇卫营禁兵入楚 024
别同门五子 024
良涿道中 025
闻燕齐间一妇人歼二虏事 025
湘江曲 025
从军行 025
前题五首 025
白下有怀 026
穆陵关 026
临淄道中 026
宫怨五首 026
别范子 027
过督亢 027
易水 027
邺宫 027
亚父蒙 027
斩蛇沟 027
雁门子山中杂咏 027
一剪梅·秋湖尤凌乱 028
渔家傲·渔父 029
满江红·和王昭仪 029
满庭芳·七月八日夜作 029
渡江云·秋中无月 029
摸鱼儿·浙江潮 029
贺新郎·九月九日作 030
春从天上来 030
念奴娇 030
满江红·姑苏怀古 030
满江红·除夕丹阳道中 031
水调歌头·北固亭 031
念奴娇·渡江雪霁 031
水龙吟·广陵夜泊 031
木兰花慢·淮阴怀古 032
满江红·彭城怀古 032
金缕曲·戏马台 032
沁园春·病忆家园 032
贺新郎·寄怀史弱翁、孙君、吴扶九、包惊几 033
浪淘沙·临刑绝命 033
吴与湛
和落木庵诗 034
庚子首春同耘野松之山子庶具安节耕道明农闻玮叔集学山郊居分韵 034
吴兆宽
悲歌 035
述怀赠张九临 035
寄怀小修弟 036
淮阴钓台 036
苦热 036
述怀寄徐健庵编修 036
中秋唐魏子招同瞿如雨辰夜集赏月 037
赠别刘大震修兼示沛元 037
送许竹隐司李思州 038
赠仪部王阮亭 038
寄别葛瑞五宋既庭诸子 039
别吴江同学诸子 039
柬比部汪苕文 039
舟发吴江 039
京口 040
泊淮上 040
渡河 040
呈伯成从祖 040
祝寓耔漱六阁新成题赠 041
题嵇匡侯小影 041
暑夕喜雨 041
送陆丽京北上 041
丽京事解志感 042
先慈讳日 042
登梁溪九龙山绝顶望太湖 042
许观察修复兰亭诗以纪胜和姜定庵原韵 043
送何昆岚北上 043
九日龙山 043
赠别淮上王宪邻、戴龙质 044
劝农诗 044
太叔祖大参匪躬翁七十 045
访徐健庵太史不值有赠 045
酬赠超士叔兼怀徐子昭法 046
送张弘蘧北行 046
桂芝篇 047
旅馆苦雨柬祝子雍来 047
哭女 047
杨花篇 048
采莲曲 049
冰雪行 049
卧疾柬赵山子 049
寄尤展成 050
汉槎弟自塞外贻书徐健庵以所著《秋笳集》奉寄,今健庵急谋剞劂,不负故交万里之托,余为怆然感泣,赋此志谢 050
酬谢孝廉陶仲调及嗣君五徽 050
醉歌行酬别唐公崛 051
为海昌陈天培题画扇王母图 051
赠城赵亨六 052
为姚邃庵题青牛老子图 052
题葛瑞五家藏王文成《矫亭记》墨迹 052
金陵寓中柬赵月潭太史 052
云起楼 053
桂生玉芝歌 053
燕京杂咏 054
柬葛瑞五 054
日暮 054
方正学先生木末亭祠 055
旧院 055
新正哭侯研德 055
对雪 056
送黄岳生吏部还楚 056
过玉峰喜徐健庵归自江楚,招同朱去非、陈天侯、马殿闻小集话旧 056
秋日垂虹亭送徐立斋太史同周孝威、戴飞遵南游闽越 057
莱芜道中 057
献伯成从祖 057
中秋客梁溪,顾修远年伯招同姜西溟、董文友、秦留仙诸子即席限韵同赋 058
元夕陆予敬招同宋御之、袁重其、陆予载小斋宴集 058
酬徐健庵卧疾见示次韵 058
杂咏 058
晓行口号 059
九日舟泊天津同毗陵刘采于、巢亶生、毛人倚分赋拈重阳登高四韵 059
同徐松之及家弟宪令夜泊闻溪 059
同徐松之谒倪伯屏太老师 060
秦吉生年伯招同友人集白水池上 060
从丹阳至江宁道中 060
春日游南华馆 061
云间筠士上人过松陵有赠 061
江楚纪行杂诗 061
为唐白乡题画扇 064
舟过钓台 064
江行 064
春日雨雪,朱长孺、张九临、顾茂伦、计甫草、赵山子、家小修集饮小斋 065
春日雨中同殳山夫、赵山子、家小修闻夏宪合登快风阁 065
吴峰登阁 065
夏日同刘震修、何昆岚、家西爽弟游吼山舟行即事 065
过放鹤亭何含白羽士道院 066
和何梅庄春日舟行 066
春日访曾西山学博 066
赠宋蓼天侍读学士三十韵 066
代赠徐健庵二十五韵 067
柬王昊庐侍读学使 067
送张赤庵给谏南还 068
柬给谏严灏亭年伯 068
送程翼苍之任国博 068
九日 068
赠姜真源备兵南昌 068
和侍御李琳枝年伯登金山寺原韵 068
送彭云客之任粤东 069
同王惟夏出都 069
道中柬宋蓼天太史 069
过蒙阴 069
当哭 069
感述 069
忆弟 070
横山堂怀旧 070
武康令吴定远年伯见招赋谢 070
武康客舍 071
前溪 071
证道寺题壁遗迹 071
乌回山 071
偶成 071
白门遇徐二彦和 071
赠方尔止 072
雨夜伯成从祖招同张月坡、刘震修、陈椒峰、秦留仙、顾天石、家琇弁署斋燕集看梅即席分赋 072
酬秦留仙太史 072
柬江宁姚邃庵郡丞 072
怀葛大瑞五邓尉山居 073
乙巳元日 073
夏日屏居讯问芜废有怀既庭敬生甫草 073
送友还楚 073
九日同陈长发、顾茂伦、周安节登城楼 073
送梵林上人游越 074
叶讱庵太史暨九来招同叶道子斋看菊 074
立冬日陆翼王、葛瑞五孺初、丘近夫、叶讱庵九来,同集徐氏贲园 074
春日同刘震修过访秦对岩太史 074
赠藁城孙丹扶明府 074
副宪彭旷庵年伯招饮即席赋赠 075
立秋日同李公调、赵亨六集孙丹扶署中话别 075
赠藁城剧亮明 076
送梁溪邹九揖之潞安 076
寿吕瞻望年伯 076
酬赠李研斋太史 076
赠吏部刘公勇年伯 077
冬日客玉山有感 077
腊月唐魏子招同蒋同野游武安山 077
晓霞楼 078
同姜子大登武安山禅院 078
万柳洲 078
立夏日同费瞿如、祝雍来、陈天培再游武安山 078
五日雨中和唐魏子 078
秋日广文曾西山集饮荷池 079
信州周光仲,其尊人客死饶州,不知浅土所在,光仲奔走求访,积莽中竟得负骸骨归葬,郡丞侯公录徐文长赠王山人诗美之,依韵奉赠 079
南昌同仁祠 079
题常山王宛虹山亭 079
送黄无双归湘潭 080
客舟 080
潭州 080
赠湘潭黄节生 080
赠湘潭郭幼隗孝廉 080
哭黄岳生世兄 081
中秋宋御之虎丘舟次燕集和吴梅村先生上巳诗原韵 081
澄江道中 082
至日同刘震修、许青屿作和青屿韵 082
怀张九临 082
柬寄朱长孺 082
柬顾茂伦 082
赠张牖如 082
同何楚荪登越郡卧龙山 083
送别谭曙云 083
送潘鹤山还淮上 083
赠赵韫退年伯 084
寄畅园月下听泉 084
冬日谒禹陵和张鞫存、鲍让侯原韵 084
龙山望雪 084
赠姜定庵京兆 085
赠别刘震修 085
送祝子礼进士北上 085
张继美招游南城 085
谒武穆王墓读碑刻苏公茂相诗率次原韵 085
赠刘荩臣 086
喜晤张祖望有赠 086
赠张德操 086
赠萧山何伯兴 086
酬赠孙赤崖次韵 087
苏属国 087
张博望 087
李都尉 087
班定远 087
芦沟桥 087
白沟河 088
西山 088
鄚州 088
赠苇航上人 088
紫云 088
舟中怀人口占 088
读严荪友《秋水集》 092
戏柬曾西山学博 092
咏罂粟花 092
徐松之刻《云山酬唱集》将游兰陵口占赠行 093
北归后寄怀徐电发 093
秋杪同朱长孺、顾茂伦、张九临、袁重其、潘次耕集张唯一斋分韵得虹字 093
唐魏子明府席上赠荆门费瞿如孝廉 093
闻吾邑六月朔日有文宴之举柬寄小修家弟 093
奉酬蔗庵和尚 093
吴兆宫
席上与楚中李韦夏话别 094
阻风桃源 094
通州早发 094
山行 094
道经蒙阴慨然有作 095
吴兆骞
白头宫女行 096
秋雁篇 097
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 097
同陈子长夜饮即席作歌 098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怆然作歌 098
赠吴穉恭散骑 098
赠孔叟 099
北风 099
次沙河砦 099
寄怀陈子长 099
卞生过饮 099
与旧史 100
感怀诗呈家大人 100
出关 100
晚自鸡头崖至天龙屯 100
九月八日病起有怀宋既庭、计甫草因忆亡友侯研德、宋畴、三丁绣夫 100
帐夜 100
五日阻水牛马河 101
小乌稽 101
沈阳旅舍赋示陈子长 101
蒙古屯同雁群晚眺 101
感示子长 101
瓜儿伽屯值雨晚过村叟家宿即事书寄孙赤崖、陈子长五十韵 101
春日篇 102
金陵篇 103
长安道 104
洛阳道 104
塞上曲 104
塞下曲 104
紫骝马 104
刘生 104
关山月 105
雨雪曲 105
班婕妤 105
铜雀伎 105
晚眺寄计甫草 105
寄楚黄王涓来 105
送人之越东 105
杂诗 106
白纻辞二首 107
长安有狭斜行 107
汉武宫词 107
开元宫词 107
行路难三首 108
子夜歌两首 108
五日观竞渡因忆楚荆 108
美人篇 110
金陵 110
夜次京口 110
扬州 111
登汉阳晴川楼 111
岳州 111
湘阴 111
君马黄 111
东飞伯劳歌 112
冠霞阁同愿茂伦赵若千晚眺 112
秋感八首 112
秋日感怀八首 113
赠友 115
夜宴吴阊 115
送康小范之广陵 115
寄侯记原 115
寄侯研德 115
哭友 115
秋色篇 116
三妇艳三首 116
谢吏部朓省直 117
王宁朔融游邸 117
江记室淹楚望 117
梁简文帝纲闺思 117
梁元帝绎述怀 117
沈特进约三日 117
范仆射云贻友 118
丘中郎迟宴别 118
柳吴兴恽捣衣 118
庾度支肩吾侍宴 118
何水曹逊示寮 119
萧东阳子云望春 119
虞常侍义北伐 119
吴朝请均春怨 119
徐内史悱酬友 119
刘秘书孝绰归沐 120
刘庶子孝威咏月 120
庾开府信咏怀 120
陈后主叔宝禊饮 120
徐仆射陵春情 120
沈侍中炯自伤 121
阴常侍鉴送别 121
张散骑正见泛舟 121
江仆射总羁思 121
魏特进收喜雨 121
卢武阳思道赠别 121
李内史德林消夏 122
隋炀帝广塞宴 122
杨楚公素山斋 122
薛司隶道衡酬忆 122
虎丘题壁二十绝句 122
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 125
集成侍中容若斋赋得柳毅传书图次俞大文韵 125
春夜闻弦索 126
咏史 126
月夜 126
抚顺寺前晚眺 126
经灰法故城 126
奉赠函公五十韵 127
送人从军 127
赠秦州李生 127
陪诸公饮巴大将军宅 128
送人之羌突里兼柬陈子 128
读张坦公先生所撰《徵音集》却赠 128
张坦公先生谈甲申岁河北讨贼之事感赋 128
酬陈子长七夕见怀 128
浚稽曲 128
上巳奉陪都统安公游饮西山十韵 129
赠陈生昭令 130
同林生夜宿净公房,时林来自咸镜 130
送人还蒙古 130
冬夜伍谋公斋同钱德维作十韵 130
同陈昭令过西山兰若十韵 131
与友人夜饮却赠 131
送金译使之朝鲜 131
赠陈蓉甸 131
再赠孔公 132
长白山 132
上京 132
拟唐人谢真人仙驾过旧山 132
送人之平远 132
王昭君 133
夜宿 133
沙林同友人登完颜故台 133
会宁道中有古墟墓赋此吊之 133
送巴参领之拏洛 133
三月廿二日河上口号 134
奉赠封山使侍中对公 134
赠滇令巴郡叶明德 134
咏鹰 134
奉赠大将军巴公 135
奉赠副帅萨公 135
茧虎 135
鲞鹤 135
蝉猴 135
赠陈昭令 135
观猎赠陈昭令 136
猎后再赠昭令 136
都统郎公奉使塞外赋此奉赠 136
送人之鸦青江 136
送陈昭令之兀喇十韵 136
春暮江上冻解同诸君放舟至白崖口赋示十韵 137
奉寄安大将军二十韵 137
寄顾梁汾舍人三十韵 137
杂感 138
读古人诗有感 138
混同江 138
拟唐人御沟新柳 139
赠陈蓉甸十韵 139
郎公将还京师赋此奉送 139
吴文柔
题二分明月集元人句 140
长相思 140
减字木兰花 140
谒金门 140
吴树臣
登黄州赤壁 141
阅江楼 141
吴 锵
西湖送萧端木 142
霞举堂宴集 142
姑苏杨柳枝词和汪钝翁 142
西湖七夕寄内小畹 142
湖浦观梅同学山诸子 142
送叶学山之秣陵寄询杨较书妍 143
庞蕙纕
紫藤花下分赋一首 144
春词 144
题鹃红二分明月集 144
姑苏杨柳枝词和汪钝翁 144
琐窗断句 144
吴兆宜
舟行晚归 146
拟登碣石馆望黄金台 146
吴 榷
张司空华离情 147
拟陶寄周梅坡安 147
青阳夜泊 147
晚眺 147
吴时森
顾黄门祠 148
胜墩 148
吴景果
莺湖竹枝词 149
林屋洞 149
灵佑观 150
毛公坛 150
包山寺 150
可盘湾 150
李氏万涵楼 150
石公山 150
龙渚 151
石蛇山 151
消夏湾 151
缥缈峰 152
三山和汉荀韵 152
赠周山人觐侯和稼翁韵 152
游西山归赋谢稼翁先生并请纪游之作 152
癸巳十一月出都赴怀柔任 153
至县作 153
红螺山 153
红螺寺竹下作 153
珍珠泉歌 153
钓鱼台 154
溪边得石子数枚携归漫赋 154
黍谷山 154
徐家峪洑流泉 154
两大人至署喜赋二首 154
破荒歌赠杜子复一 155
新堂落成署观察陈公沧洲为题额曰黍春堂因赋呈 155
笼中草虫 155
秋日 155
南轩 156
悯忠山双井歌 156
凤林山访成介愍公故居 156
弘善寺 156
𩫶髻山三首 157
栲栳山云岩寺四首 157
昌平谒明陵作 157
又绝句八首 158
王宫监承恩墓 158
哭谦光侄四首 158
秋声 159
汤山 159
中秋月下酌酒 159
城隍庙古松 159
次韵四首酬宝崖兄 160
次韵酬张紫轩二首 160
叠前韵二首再酬紫轩 160
再叠前韵酬潘朗君表弟 161
次韵酬郭于宫二首 161
新辑邑志刻成有作 161
黍春堂四柏歌 161
屋漏行和朗君韵 162
剔银灯·与杜云川同宿莲湾作 162
吴 挺
山窗听雨 163
秋感 163
山斋有感 163
雪窗怀卞松岩明府,时以事降调将出蜀过秦 163
得卞明府下峡之信 163
哭严贞侯夫子 164
吴 琨
初春杂兴 165
吴 惠
登快风阁同德传丹书素存 166
吴觐文
见山亭雪后小饮寒甚 167
南塘 167
震泽别业 167
垂虹桥 168
送坚儿读书冶溪 168
刺花鸭 168
祷雨 168
宿迁早行 169
不寐 169
秋夜迟扬廷征久不至 169
东吴棹歌 169
吴其琰
闻笛 170
北固山怀古 170
鹧鸪 170
吴 然
采莲曲 171
和学圃酌古轩招同人宴集之作 171
吴至慎
左太冲招隐 172
唐花 172
月夜渡淮 172
病中言怀 172
岁暮杂感 173
洞石 173
素兰 173
荔枝 173
望家书不到 173
因诗得过复以诗解之 173
寄内 173
同心兰 174
家书促归漫成 174
七夕寄内 174
荔支 174
己酉七夕 174
闰七夕 174
横塘晚泊 175
春日示慧女 175
照镜 175
咏菊 175
迢递 175
盆中蟋蟀 176
剥莲戏作 176
吴大勋
题韬光寺 177
吴芝光
雨中客至 178
七夕忆事 178
吴 照
咏怀 179
读陶诗偶成 179
吴 蕙
归来草堂有感 180
送春 180
柳花 180
凤仙 180
秋日寄怀蓼洲弟 180
吴钟慧
次妯娌见赠原韵 181
题林苍岩太夫人硃竹图 181
冬日海棠 181
送翁之星沙 181
敬和家大人 181
吴士坚
暨阳诸生,以前明县尉迁英德主簿阎忠烈公、县尉陈烈愍公、司训冯节愍公,蒙高宗纯皇帝恩旨赐谥,改题匰主,崇饰庙貌,以昭旷典。嘉庆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士坚率诸生请诣祠下将事,敬赋四章 182
有客 182
吴士坤
秋日即景 183
吴碗桃
春晚 184
珠溪寄夫子 184
花魂 184
春日写怀 184
题夫子画梅 184
梅花同大嫂许蕊仙作 185
春晚即事 185
题夫子画白牡丹 185
珠溪寄夫子 185
七夕 185
寄妹 185
吴鸣鋗
暨阳三忠祠 186
吴鸣钧
和改吟丈七夕诗 187
垂虹舟次 187
营屋三楹于先君子墓侧落成志哀 187
秋声 187
秋梦 188
不寐 188
大风渡分湖 188
魏塘夜归即事怀寿生 188
酿雪未成奇寒入骨即事遣怀 188
对雪 188
胥江舟次有怀改吟丈 189
东园即事 189
题美人弹琵琶图 189
题蒋芝生卖画买山图 189
轻舟出峡图为陈小曼夫人宜芳题 189
香蘅吟馆图 190
薛淀湖舟次寄何君书田即用其过灵芬馆原韵 190
庐山观瀑次韵 190
和丹叔先生同天寥上人过访原韵 190
寄天寥上人叠前韵 190
即事 191
寄怀柳初 191
寄怀子珊 191
送春有感 191
同人集爱古堂即事赋赠同志诸君 191
徐双螺晋镕招同人泛舟莫愁湖,小集胜棋楼,即席次周柳初梦台双螺元韵 192
竹堂招同古楂、梦琴集瘦竹疏花馆,即事偶成次古楂九日元韵 192
叠前韵赠竹堂 192
挑灯孤坐,弥念瀚侄不已,再书此以哭之 192
感怀 192
不寐 193
秋夜感怀 193
古镜 193
题杨青溪涉趣园入景之五次主人韵 193
题梦琴图 193
吴鸣镛
和陶山夫子重之松陵原韵 195
送松湘浦制军移任两广 195
送史柘溪方伯量移西粤 196
题陶山夫子补梫馆小影即步 元韵 196
步陶山夫子楙连理前轩落成 原韵 196
叠前韵和陶山夫子 197
和陶山先生六十六初度游流水禅居原韵 197
和唐陶山原韵 198
步陶山夫子原韵 198
和禹门重浚吴淞江告成元韵 198
凤冠花二首 198
寿潘芝轩大司农五十 199
祝潘蓉皋寿 199
赠通州僖敬亭刺史 200
题刘隐南学博画菜 200
题吴堂明府海鹤添筹图 200
题马医士采菊图 200
又 200
送周绮村赴白门秋试 200
和乩上韵赠太仓王白石六十 初度 201
和韵勖姜生德纯 201
题许樵芸秋江晚晴图 201
题先贤况太守政绩集后 201
题祥云拱月图为夏写江学博 202
题夏侍御赠公墓图 202
题徐生锡淳小课卷 202
题浣云明府同心兰画册即和 原韵 202
题徐约之刺史春艭问字图 202
题蓉斋弟补过图 202
题朱文岩小影兼送汴南之行 203
题夏未斋小影 203
祝杨七十 203
和许环渚七十述怀元韵 203
和金倬甫四十述怀原韵 203
和顾小瑛学博原韵 204
怀顾小瑛 204
怀石帆同年 204
酬子文见怀元韵 204
祝朱云楼秋江六十 204
代顾渔庄祝孙八十 205
祝侣翁六十双庆 205
送刘眉山廉访移任山左 206
题芷江诗话后 206
题陶乐园小影 206
祝朱郁甫封君八十 207
步桐城杨六阶茂才元韵 207
祝方退轩六十 207
挽沈容斋 208
送明总戎北上 208
学署大门移东向落成 209
桐城杨茂才六街投书过访见赠佳章次韵 209
丙戍孟陬五十初度漫成四律 209
题抱琴图 209
祝王月波六十 210
祝邱太恭人七十 210
送周韵柯剌史之任保安 210
谟儿回里从外舅学兼毕姻事诗以示之 211
司铎六年俸满循例赴省候验有作 211
题徐丈端甫探杏图 211
下第遣怀兼送出都诸君子 211
大挑口占 212
题扫花图 212
题王阆峰画菊即和原韵 212
花烛词为孙茂才廷琛作 213
贺李安桥光嵘岁贡 213
题黄佩芸山斋习静图 213
题保杏桥书画一船图 214
丁丑南至后五日留别紫琅书院诸同人 214
贺沈翠岭纳簉之喜 214
题竹柄蕉扇 215
题王阆风登狼山图 215
题抱琴图 215
题孙仪堂秋阴课子图 215
戴子瞻北招饮牡丹花下既返吴门却寄 216
题小维摩诗稿后 216
送李耕石回皖中 216
胥江送客词为芝圃州司马赴西江作 217
花烛词为秋崖大兄作 217
题胡印心瑞菊图 217
题沈云巢同年莺湖课士图兼以志挽 218
花烛词为丁云墀作 218
胡云渚沄添香夜读图 218
题瑞亭和尚照 219
题冷香皋二尹勘灾图 219
祝云楼医士五十 220
于役偶吟十二首时戊寅秋孟 220
题江后岩画扇 221
负土图 221
花烛词为王梯云赋 221
题许听泉图 222
题汤渭川兆熊乘风破浪图 222
和杨讱斋 222
题采菊图 222
题旌德吕筑岩临池玩古图 222
祝杨召林 223
题张天锡临池玩古图 223
题唐小迦淮南王印子金册 223
赠杨召林用唐小寅见赠韵 224
寿韦乐余明府配王孺人五十 224
祝王阆风九十 224
题王荔坞耳听好消息图 224
题唐陶山师焚香扫地图 225
题戴瞻北篠园雅集图 225
送尚厚斋总戎赴松江署任提督 225
题樊云坪都督半亩山房图小影 225
题樊云坪总戎晚凉洗马图 225
文昌宫西园落成 226
唐鞠溪先生七十 226
题夏西涯先辈十九鹤图 226
赠李十二耕石 227
题钟进士图 227
题蔡曼受燕喜图 227
题顾少愚柯岑仙峤图 228
祝吴渭泉六十 228
题杨葆卿翰墨因缘册 228
祝朱恕斋五十兼擢寿州刺史 229
题杨召林明经渒西别墅图 229
题江庆堂小影 230
题寿州孙爱吾庐说 230
商城刘烈妇歌 231
无题 231
补梫馆闲课十六事自夏徂秋效少陵体 231
祝麟翁七十 233
题马仲湘照 234
题朱春墅小影 234
题周研芝图 234
书冰蟾女史诗后 234
题文昌宫西园 234
题春林吟眺图 235
题孙镜泉年伯诗稿 235
题钟进士 235
江行守风 235
题梅故上人照 235
题邓瑞轩风雨怀人图 235
喜得顾小瑛书 236
谱儿合卺日又寄以诗 236
冷斋杂兴 236
题周珍黄令母汤孺人节孝诗帙 236
赠樊云坪总戎即和登狼山原韵 236
宝山李芝圃明府堂配诗三十韵 237
挽张石兰方伯德配施夫人 237
挽徐少鹤阁学 238
口占赠李星槎运甲 238
题愚亭兄桃源图 239
题采莲图 239
题薛镜堂停车坐爱图 239
题《丰溪诗集》 239
题江晴峰 240
种花有述 241
喜马甥廷棐入泮即和励志元韵 241
题黄松栖 241
题黄松栖审影图 242
自省回任,忆韦苏州有“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之句,感赋二章 242
题黄以恬青山澹虑图 242
初次六年俸满循例验看赴省有作 242
题程蘅衫先生乐志图 243
题杨舍斋孝廉湖堤玩月图 243
题陶乐园爱菊图 244
题沈蔚邻拈花图 244
为旌德吕节母丁太君松筠赋 244
题张玉厓少尹小影 244
闰端午小叙率成一律 244
又次曹谷生韵 244
又次程赤霞唐小寅韵 245
松月听泉图征诗序代赵雪香明府 245
题赵雪香松月听泉图 245
题枫村负米图 246
吴兆煌
渡钱塘江 247
徐烈女诗 247
吴 涣
感怀 248
复社老屋图为家愚甫山嘉题 248
登太白楼放歌 248
五月八日登黄鹤楼 249
夜饮云华吟馆同叶楚香兰生话别 249
舅氏陈芝林先生杲留宿南溪草堂,晓步池上观荷兼怀叶楚香 249
吴淑巽
蚕词 250
中秋 250
吴淑升
夜坐怀四姊 251
梦兰阁雨后书景 251
登妙明阁 251
题魏塘黄静芝夫人莲舫观书图小影 251
白秋海棠 252
芦花 252
杨花 252
秋暮 252
小病乍起 252
枕上闻雨 252
来帆阁晚眺 252
冬夜偶作 253
春日杂咏 253
秋思次安卿姊韵 253
夜坐示外子 253
重九 253
暑夜 253
对月 254
茉莉词 254
忆花图十绝和王梦楼太守元韵应右岑伯兄命 254
题湘娥夫人理弦图小影 255
题听芗从叔舅岱顶看云图 255
右岑伯兄《果园遗稿》已付梓《留爪集》,读竟怆然有作 255
许 珠
晓起花下作 256
秋日杂感 256
偶成 256
杭州 256
至溪山深秀书堂 256
题岳忠武王玉印 257
白燕 257
晓枕口占 257
暮秋即事呈赘翁表叔祖 257
题母夫人先茔诗后 257
落叶 257
岁暮杂吟呈郑瘦山先生 258
偶见 258
珍浦太夫人近选《正始集》,拙作亦蒙录入,并索先母《颂琴楼遗稿》,心感赋此 258
题桃花芍药画卷 258
题三村看桃花图 258
五月廿四夜作 258
秋日感怀 259
束装口号 259
题陈麋叔《南邻感旧图》 259
吴治谟
殷古愚先生七十诞辰诗以祝之 260
仁儿乘海运船入都应试有留别诗十首,删去二首即用其韵以书我怀 260
吴仁杰
奉和犀林明府赴乡勘田原韵 262
再和前韵 262
奉和犀林公祖得曾孙原韵 263
再步前韵书以自感 263
自感叠韵六十章 263
吴恢杰
挽沈逸楼姨丈 267
过灞桥 267
吴燕绍
无题 268
倒叠犀林公祖留别士民原韵 268
闰七夕月坐纳凉 269
师郑年前辈见惠《蝇尘酬唱集》题词用原韵奉谢 269
二月初五因静好室主人一病经年,养疴碧云寺,用师郑前辈蝇尘韵寄兴 269
山中即事叠前韵 270
山中乐景三叠前叠 270
山中杀风景四叠前韵 270
喜璁女至自海虞五叠前韵 270
游碧云寺六叠前韵 271
讱庵、韦斋客冬见怀,用李申耆韵依韵追和 271
叠韵申前意 271
再叠前韵,书移居碧云寺近状代柬 272
三月初六日梦至故里见讱庵、韦斋,醒后用前韵纪异却寄 272
寿章式之六十 272
二月二十七日由碧云寺至清华园书所见 273
寄居碧云寺 273
增寿臣崇宫保六十寿 273
贺达挚父寿生子 273
寿苏慕东军需监 274
贺汪伯春子嘉孙完姻 274
张母陈九十寿 274
癸亥除夕 274
甲子元旦 275
巢人诗新得孙诗以志喜 275
徐曙岑行恭见示《蝇尘酬唱集》步韵分东孙师、郑前辈、曙岑年兄 275
单束笙母杨太夫人挽词 276
观奕和宗五子立韵 277
无题和夔盦主人即次其韵 277
余尧衢参议七秩双寿 277
陈筱白六十寿 277
邓茂宏亲家继配高夫人哀词 278
袁廙台邮示哭壬慈女诗即步元韵慰之 278
乙丑闰浴佛节花之寺雅集 278
再用鳞字韵柬燕公同年 279
巢人初归口占即步元韵贺之 279
周公才邮示吴江新八景分题得垂虹秋色率成一律 279
题汪晋臣丈遗像 279
病足 280
题凌芝宝小像 280
挽胡海帆同年 281
挽吴和甫佥事 281
寿钱新甫学士八十并贺其六十重谐花烛 281
用其八十自述韵奉祝 281
孙踽叟见示丁卯四律次韵奉答 282
寿吴䌹斋学士六十 282
题文衡山待诏三绝图册为王槐雨侍御拙政园作 282
挽嘉仲泉都护 282
挽钱念劬观察 283
赵筱岑首唱纪雪李协丞依韵和之余因效颦 283
追忆南中雪用前韵 283
追忆津浦道中雪三叠前韵 283
抵都见积雪满城四叠前韵 283
丙寅除夕用牧翁闲字韵 284
丁卯元旦用牧斋元旦韵 284
人日梦静好室主人 284
题高韫甫夫妇传 284
元旦用牧斋丁卯元日韵 284
书感用前韵 284
寄怀孝先同年再叠前韵 285
寄怀巢人叠前韵 285
寄怀韦斋 285
寄怀讱庵 285
寄怀高远香 285
寄怀沈瓞民 285
寄怀张仲仁 286
寄怀丁芝荪 286
沈瓞民观察二十前旧雨也相遇于苏城谓有旧作见怀录示依韵奉答 286
上元节 286
十六夜为予女于归陆郎之期予以在京未与结缡 286
钱念劬挽词 286
踽叟同年见示桑寄生六绝依韵奉答 287
六十影像自赞 287
偶检敝簏得癸亥韦斋过铜里与讱庵夜话见怀之作步韵代柬 287
寿杨芷青六秩 288
和孙踽叟咏雁 288
腊八煮粥分赠踽叟宠锡名曰七宝五味并赐诗十六韵步韵奉和 288
前诗意未尽例叠前韵 289
除夕踽叟见惠鹿肘桃果报以参茸酒参糖作诗答谢 289
挽鹿学良丈 289
孙伯怡惠寒菜赋小诗以谢并呈其祖踽叟 289
和踽叟围炉仍用融字韵 289
祝叔屏母吴七十寿 290
和踽叟丁卯祀灶原韵 290
和宗五子立述怀韵 290
余杭周节妇哀辞 290
祝洪甦民六十寿步元韵 291
叠能韵和踽叟 292
怀巢人弟用东坡诗迎子由韵 292
挽王菊初同年 292
璁女新得一女诗以宠之 292
挽钱强斋 292
叠鱼字韵 293
送仲欣南行 293
秋雁和姚正甫韵 293
踽叟兄示答袁树五方伯诗依韵奉答 293
叠韵寄袁树五同年 293
感事用踽叟韵 293
送宗子立南归 294
即事 294
立秋 295
荷花生日 295
寿八十三翁孙踽叟同年 295
送德人福克司还辽东 295
奉答讱庵见怀仍用韦斋甲子班字韵 296
自述作书之意仍用前韵并柬孝先韦斋诸老 296
六月晦得讱庵招隐书夜梦还家倒叠前韵 296
送孙伯怡之东吴大学教授 296
戊辰中元 296
闻叟患病劝其节食戒诗 296
题沈氏玄庐学 297
病起叠无字韵 297
送孙成伯参事之歇浦 297
寿刘少楠签事六秩五十韵 297
和踽叟独坐书怀 298
踽叟见示袁树圃同年五十七生日诗和韵却寄树圃 298
贺钱卓英新婚用踽叟韵 299
赠洪涛生德意志人 299
赠袁珏生学士 299
踽叟见示滇南林宗郭和鱼韵依韵即答兼呈袁树五余亦依韵和之 300
微雪 300
除夕踽叟见示两目如瞽诗以慰之 300
南湖消夏次韵酬芥沧馆主 300
又次韵酬余园年老前辈 301
又次韵酬瞿园前辈 301
又次韵和瞿园听琴翁听琴 301
澄如同年邮示五十自寿诗四章 301
和澄如同年五十自寿元韵 302
旧历八月二十九日为余四十六岁初度,世仁甫同年招饮于会芳园,同坐有孙鼎臣百斛、袁接三金铠、锡聘之钧诸君,即席呈仁甫同年 302
赠锡聘之 303
题可园诗抄 303
赠保莲痴前辈 304
题画 304
题日本人画峨眉山 305
长春道中 306
赠日本驻长春领事 306
陆 306
寿孙镜轩夫妇八秩 307
梅撷芸将之山东检察厅长任,孙厚庵将返房州省亲,同摄一影,各系小诗以志岁寒之谊云 307
送陆念周归苕上 308
叠韵送钮奏韶表兄还严墓 308
彭斗瞻过访出示送萧八之官山右诗即步其韵送萧八 308
叠前韵送斗瞻回江右 308
景霞之官山右邮示留别即步其韵答之 309
怀韦斋 309
怀讱庵 309
叠韵却寄讱庵 309
亡儿殇逾十月矣,吾乡故事秋后必焚冥衣纸被以为地下御寒之具,今日其母亲手为之,我心碎矣 309
寿熙隽甫副总裁五十用梅村寿王子彦五十原韵 310
寿刘厚之敦谨母范氏八旬 310
挽程甘园同年 310
和沵甫韵却寄兼东讱庵 311
蟋蟀 311
萤 311
蝇 311
虱 311
寿费芝灵太守德保七旬双庆即和其述怀韵 312
寿舒质甫母七十 312
寿关掞生七十双寿代五排二十 韵 312
寿丁春泉七十 313
寿钱新甫学士七十双寿 313
题湖巢菊宴图 314
岁暮用杜韵 315
城上 315
岁暮用杜陵韵 315
百舌用杜陵韵 315
正月三日简院内诸公用杜子美韵 315
和巢人弟元旦韵 315
漫兴用前韵简韦斋讱庵 316
寿陆芝田母殷六十 316
和耿伯齐六十自寿韵 317
答韦斋寄怀用原韵 318
和韦斋乍寒仍叠文字韵 318
韦斋梦见我家先伯父司成府君,诗以纪之,用原韵奉答 318
讱庵和韦斋梦先伯父诗,用原韵奉酬 318
和韦斋酬巢人弟韵 319
韦斋用黄鲁直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韵寄怀巢人大梁之游,即用其韵赠别 319
东坡有生日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佳篇次韵为谢诗,余五十初度讱庵用潘次耕寿阎古之百二十韵为寿,因用东坡韵酬之 319
寿胡卓峰七十五十韵 320
寿王太师母谢七秩 320
和韦斋吴江道中寄怀原韵兼示讱庵 321
韦公由吴江至同里访讱庵,疾不能见,用前韵代柬邮示,用其韵寄怀讱庵 321
雨雪竟日忆巢人弟大梁用前韵 322
东坡有辛丑十一月十九日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西门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之诗,余弟巢人将往开封乘火车至郑州换车,适十月十九日,因用其韵寄之 322
十一月廿九日大雪竟日,忆巢人弟,用东坡微雪怀子由韵 322
用子由渑池怀旧韵怀巢人弟 323
寿秦佩鹤七秩 323
寿冯母徐太夫人七十 323
寿殷楫臣大令夫妇五十 323
寿李木斋师六秩双寿 324
酬钱慈念招隐即用原韵 324
寿李木斋 324
寿黄诰之父母八秩并花烛重逢花甲 325
寿袁珏生学士母曾太夫人七秩 325
寿潘轶仲母王太君七十 325
用初字韵却寄讱庵 325
病眼畏风友人约观效果寺牡丹不果 326
寿钱乐村夫妇七十双寿 326
庚申元旦 326
彰义门边有财神庙一座,正月初二为开庙之期。士女阗溢,香火极盛,购求一纸元宝报赛以二十,故神座后累累皆黄白物。近则达官贵人亦往膜拜同人泥。予随喜诗以谢之 326
初三日为先伯父冥诞感赋 326
余十四岁,时正月四日,讱庵自同里来,先伯父命题角艺。是年讱庵与先兄遂采芹,今忽忽三十九年矣。追溯前尘无限感慨,却寄讱庵 327
初五日新儿开学 327
初六巢人弟自大梁寄第二书至,附元旦二律,即用元韵奉答 327
人日大雪用前韵 327
李景虞思本约夔盦、卓人、星秋、景孟君健饭于浣花春即席呈同座诸君 327
叠声字韵 328
巢人弟自赘海虞,余亦供职京华,未经同居度岁已二十六年。见元旦诗颇兴归田之思,夜间即梦至故乡,晨起叠前韵却寄 328
初九日筵宴蒙古王公 328
巢人寄示和韦斋元旦试笔询依韵寄韦斋 328
十一日院中筵宴台吉喇嘛颁 赏物 328
常子延贝子来谈扎赉特内附事 329
叠巢人元旦韵却寄 329
再叠前韵 329
寿沈期仲六旬双寿 329
三叠声字韵诗以代简 330
四叠声韵 330
元宵烟火 330
十六为治鹤清都护补祝 330
龙凤院有南妓凤玉,能近体诗,因用其韵赠之 331
施聃生挽词 331
耿君梅挽词 331
二月初六为静宜主人生日,诗以寿之 331
饶苾僧母吴六十寿 332
陆母吴太夫人八秩 333
送汪荃台南归 333
陆母吴太夫寿 333
饶母吴七秩 334
暮春即事 334
庞敦敏送莼菜 334
河柳 334
四月十八日立夏 335
徐菊人总统叔母陈七秩 335
汪子健母陈七十寿 335
金篯孙母钱七旬晋九寿 335
饶苾僧母吴六十 336
武进唐子融七十 336
吉林宋友梅军使以六十生日自述一百韵见示,用原韵为寿 336
清故奉恩将军爱新觉罗·德宽妻他塔拉夫人挽词 338
沈吉甫母沈七十寿 339
寿吴调卿七十 339
饶苾僧母吴六十寿 339
挽绍兴车汝臣妻郦 339
寿黄陂陈黻七十 340
贺喀喇沁贝子之弟完姻 340
金宜卿六十寿 340
问蝉 340
宗子立五旬寿 341
题松文清相国手书寿字用牧斋赠稼轩五十初度韵为宗子立参事寿 341
寿孙世伟母张七十 341
严墓朱母黄七秩寿 342
缺斋遗稿题词 342
暮春即事 343
四月初三日书事 343
宗五子立出示泛舟昆明湖诗四绝及张远伯丈雅什索和,即用其韵杂咏故事呈改 343
立秋前一日怀巢人弟,用程鱼门韵 344
沈忆梅挽词 344
孙沄七十寿 345
宗五患胃疾养疗于日华同仁院,诗以问之 345
周母潘太君挽词 345
舒觉罗母庐太君挽词 345
玉山草堂 345
寿朱小汀前辈 346
太液荷花 346
徐母李七十寿 346
周玉山挽词 347
春寒 347
闻子规啼 347
寿张今颇上将八十 347
寿张母杜太夫人六十 348
寿马筱岩夫妇七十 348
寿铁韵铮四十有九 349
和从弟巢人棱字韵 349
东直门外下关有铁塔一座,高约八尺,砌于砖城之上,下有坐化和尚遗蜕,相传为建文君。以予观之,是四十许僧人耳。与文伯英、任卓人同游,伯英谓宜有诗,因作此以贻伯英 349
和黄娄生陶然亭小集韵却寄 349
清明日偕友小集陶然亭归途有作 349
寿陆仲骞祖母徐六旬 350
题徐贯恂佐游草 350
朱峻夫六十寿 350
题张邻予夫妇行实 350
张勋臣上将四十寿 351
寿朱至贵母张八十 351
闰七月廿三夜与静宜室主人谈及参儿事,五鼓时忽见参儿嬉笑如常,呈诗有“俯观天象丽,五色见祥云”,醒后续成二首 351
庄纫秋同年由临海移宰富阳,见示临海留别诗并拜常州木梳之赐,次元韵奉答 352
寿陆稼孙母任四十 352
寿应馨友夫妇七十代 352
袁小村妻金恭人挽词 353
寿桂林陈绍修同年六秩双寿六十韵 353
寿冯康升五十用元韵 354
哭黄希坡 354
奈曼王新拜遐威将军,诗以贺之 355
陈绍修封翁六秩双庆 355
夔盦邸主有事回旗,倏已半月,诗以代简并简冯九衡五马一 355
凌甘伯明经少年旧雨也,兼有畏之,义山之谊,乃于寿友人诗中误引逋仙故事贻诗见诮,作此解嘲 355
题凌仲莘琼岛独立小影 356
九月十六日梦中得句“人生何事非朝露,天宇于今有昰风”醒足成之 356
荆州铁韵铮忠得穆威将军书赠 356
癸亥元旦试笔 356
挽崔鼎丞侍读 357
挽翁弢夫廉访 357
早春 357
和李惺园思敬重游泮水元韵 358
绍兴王太守百岁生日征词 358
赠李馥堂上公 358
正月二十日喜雨 359
贺沈蘧士新婚 359
元旦书事 359
十三日万寿 359
和宗五子立观弈元韵 359
和宗子立纸鸢 359
题三秋图 360
题岁朝图 360
青玉案·巢民北来,见饷《笠泽词征》,用钮玉樵谢徐虹亭惠《词苑丛谈》调 360
惜分钗 360
百字令·范节母万太君题词 360
寿星明·金宜乡六十生朝 361
洞仙歌·叶誉虎四十生朝 361
水调歌头·杨荫孙生朝 362
寿星明·绍越千宫保六十赐寿 362
扁舟泛太湖 363
无题 363
咏雁 363
沈瓞民观察二十年前旧雨也,客冬相晤苏城,录示见怀旧作依韵奉答 363
用牧斋丁卯元日韵却寄 363
俚诗二章邮呈郢政 364
四十初度偕今颀携稚子往汤山 364
和孙和叔庚午元旦原韵 364
和踽叟祀灶元韵 364
寿戴绥之先生六十和原韵 365
和瑞景苏洵原韵 365
贺踽叟得曾孙女用元韵 365
刘澂如征题陆文端公移赠宣统御笔,恭赋二律 365
贺踽叟文孙汇文毕业 366
挽王逸海 366
用过字韵寄怀钱慈念学士 367
五叠韵寄怀钮东山表兄 367
六叠过字韵寄怀金仲芬 367
七叠前韵寄怀彭心如教授 367
刘翰臣同直出示其先德西浦图属题,因用汤蘧浦先生韵 367
翰臣又示和人才豪藁城四律,韵险难押,已四叠韵矣,不禁技痒,依韵和之 368
寿唐闰生六十 368
寿张致和夫妇六十 368
辛巳元旦 368
又用过字韵 369
罗恭敏公贞松先生哀辞 369
和朱小汀前辈重游泮水纪事八绝即用其韵 370
代王念劬 370
祝溥雪斋五十寿 371
寿夏蔚如七十 371
挽金朴厂 371
题沈画 372
五月神仙会,餐于王硕甫书斋,主人首唱,余步元韵奉酬 372
寿王寅庐夫妇七十 372
闻宝文穆公薨于长春,冯公度约于长椿寺为位而哭,是日到者为溥西园将军、冯叔寅世丈及余四人而已,诗以哭之 372
千龄宴创设于朱小汀前辈,成立于冯公度京卿之小寄轩,约十有三人,积成一千龄。因今年壬午,适逢圣祖、高宗千叟宴之岁,恭用元韵。公度首唱,余皆即席步韵。公度既吟柏梁体,纪各人小传,并出示所藏洛社耆英图真迹,洵奇观也。时富相弼年差长温公,后再起东山,故诗及之 373
岁朝春七点三十分日偏食,闻哈尔滨得见之,若京师则不克见。如在謟谀之朝,当以日食不食申贺矣。天气异常愁惨,大有酿雪之意,补录垫园会课岁朝春二律 373
补录黄河入九曲灯棚 373
寿章唐容七十用原韵 374
又谢王硕甫招饮 374
硕甫又以苍韵见答,再叠前韵和之 374
硕甫哀饿莩载道,诗以和之 374
癸未三月,神仙聚餐于诸季兄寓庐,时海棠盛开,为屋主人任卓人手植,已不及见矣。怆然有感,并送谢杭白公使往日本,道路荆棘,遗大投艰,强作欢容以壮其行。季迟用东坡定慧院海棠诗韵首唱,余亦倚韵和之 374
寿冯伯玗七十步元韵 375
挽王述勤夫人金 375
挽张献廷上公 375
挽李符侍郎 375
题国医会月刊 375
豹房 376
盆松 376
镜清斋修禊分得天字 376
贺王洗凡生子步元韵 376
倒叠前韵 376
王念劬言元韵难步因再贾余勇 377
甲申上巳镜清斋修禊 377
镜清斋禊饮 377
赠郭琴石 378
寿商云亭七十 378
闻沈砚裔议长乞休即用其霜字寄怀 378
挽宗子立 378
贺顾子通新婚 379
陈年嫂谭夫人哀词 379
陈剑秋哀词 379
题蕉窗双课图 379
题胡绥之同年雪夜校书图 379
木棉庵 380
腊梅 381
车声 381
重修文丞相祠 381
题汪鹤龄同年幼年画册用章式之韵 382
虾翠亭 382
酒旗 382
题板桥杂记 382
寒雁 382
严子陵钓台 382
唐花 383
莫愁湖江天阁祀湘乡曾文正处 383
春草 383
吴山立马图 384
废园 384
重修文丞相祠 384
黄节母沈挽词 384
题王颂山双影 385
杨味云同年妻顾夫人挽词 385
王琴希部郎六十 385
广寒殿 385
夕阳 386
题任仲虎感事百咏 386
赠田町教授回日本 386
寿恩咏春都护七十 386
为蛰园主人题后茶隐图 387
重修国花堂纪事 387
许鲁山重游泮水,见示四律,依韵奉和 388
谢 388
寿傅沅淑同年七十 388
吴燕厦
和杜老秋兴八首原韵 391
倒叠前韵书感 392
附 录 393
参考文献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