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
|
《中华医藏》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实施的国家重要古籍保护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体推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全国中医药行业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具体实施。是以中医古籍(包括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原书影印为基础,集保存、整理、利用为一体的中医药古籍再生性保护项目,是全面揭示中华医药源流的一项工作,是中医古籍和现代化医药科技相结合的基础性工程。 全书设二级结构,共分四编。第一编:医经(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养生、医史;第二编:藏象、运气、病因病机、针灸推拿、经络骨度、诊法、方书;第三编:通论、内科、外科、伤科、女科、儿科、温病、眼科、咽喉口齿、医案医话、丛书;第四编: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彝医。《丛书卷》收录丛书类代表性典籍27部,本书为《田晋蕃医书七种》。
《田晋蕃医书七种》成于清光绪五年至光绪十年间,包括《医经类纂》《内经素问校证》《医稗》《名家杂抄》《田晋蕃日记》《中西医辨》《慎疾格言》七种。全面反映了田氏推崇医经、独创新论、中西并重的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为清代中西汇通医学类丛书之典范。
|
|